“我不是非要写爱情,而是这些爱情让我写。”不久前,著名作家王蒙在自己新书发布会上如是说。
话音未落,台下响起一片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人们冲着大作家王蒙的名气而来,最终被他的幽默和创作实力圈粉:已是耄耋之年,他相继发表了《生死恋》、《地中海幻想曲》等小说,并结集出版。
写生活、写爱情,他的小说依然贴近现实;游泳、追剧,现在的王蒙,也依然很年轻。
给世界写的情书
王蒙的新书《生死恋》一共收录了四篇作品,包括两个中篇小说《生死恋》和《邮事》,两个短篇小说《地中海幻想曲》和《美丽的帽子》。
王蒙新书《生死恋》书封。出版社供图
其中,小说《生死恋》的名字看上去有点“言情”,实际上却是对现实最真切的描摹。是选择物质基础还是浪漫爱情?是冒险打拼还是安稳工作?《生死恋》里主人公们经历的一切,也是当下许多人都会面临的选择。
“我不是非要写爱情,而是这些爱情让我写。”过去,在王蒙的亲友中,发生了一些类似让人关心、感慨的事情,它可以分析、谈论的角度非常不同。还有一些观点,都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有趣的是,小说中,无论尔葆还是顿永顺,王蒙没有写过一个纯粹的“坏人”。有人问他,为何要把所有人都写成好人?他的回答带上了些许调侃:“因为我这人善良”。
“我老看着人家是好人,有些明明是‘坏人’,我看还有他的道理,是吧?还有他的可以理解的地方。”王蒙说,你要理解每一个人,包括你不喜欢的人,包括老盯着咬你的那个人,他也有他的某些道理,有他的某些贡献。
他把自己的作品定义为“给世界写的情书”,“我不是写控告书,不是发牢骚的书,我不认为我有权利咒骂整个世界,更不能咒骂别的,是吧?”
写小说的感觉找不到替代
对王蒙来说,创作确实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从1953年写《青春万岁》至今,他出版过45卷文集,创作过1800万字作品,作品被翻译为20多种文字,流行世界各地。
过了80岁,他依然保持着不疾不徐的创作、出书频率。王蒙听到不止一位写小说的前辈、同行乃至后生说过,写小说跟娶媳妇一样,是年轻人的事。还有一位说,老了以后一想到写小说,烦。
但王蒙呢?2019年第1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他的《地中海幻想曲》,2019年第1期的《人民文学》发表他的《生死恋》,已经85岁的王蒙,反而倒仿佛掀起了一个写作的小高潮。
“恋”完了,“曲”完了,他立马投入非虚构小说的“经营”,现在,这篇文稿在王蒙的电脑硬盘里猫着。
“我对人说,写小说的感觉是找不到替代的,你写起了小说,你的每枚细胞都要跳跃,你的每一根神经,都要抖擞,不写抖擞,写成哆嗦也行。”王蒙幽默地描述道。
“所有的故事都是好故事”。王蒙经历过坎坷,但他始终坚信,文学使一切都不会糟践:爱情是美丽的,失恋也可能更动人;一帆风顺是令人羡慕的好运,饱经坎坷的话,则意味着更多更深的内心悸动。
看电影、追剧……85岁的新潮作家
写作之外的王蒙,其实是个很新潮很有趣的人。
在新书《生死恋》的发布会现场,主持人就爆料:虽然85岁了,但王蒙还是能做到坚持游泳、写作、看电影、追剧。
他会参加很流行的谈话节目或文化节目,发言在年轻人听来也没啥违和感。几乎每次出席活动,王蒙都能兴致勃勃地跟年轻嘉宾聊到一起,对他来说,年龄不是沟通的“鸿沟”。
“年轻的朋友我认识很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特点,都给我很大的鼓励。”王蒙很善于发现年轻人的闪光点,他特有的幽默感能让对话者迅速放松,“世界上有‘忘年交’,也有‘忘年妒’,七八十了看着人家年轻的嫉妒,这个我没有”。
偶尔,王蒙还会拿自己开玩笑。接受采访时,他曾笑称自己是“耄耋腹肌男”,微信运动步数曾每天将近九千步。亲友们担心他的膝盖受损,“如今我把标准降到每天七千步左右了”。
难怪作家铁凝会有如此评价:王蒙是高龄少年,因为他对生活中各种事永远都充满兴趣,都跃跃欲试,真的不像是个老人。
“一个人要是80多能写小说,真是幸福”
时间一晃,王蒙都写了60多年了。做节目时,曾有人提问过:王老师,您现在有没有提笔忘字、文思枯竭?
“你说她问的多可爱?我就回答暂时还没有,估计明年就会了。‘要是明年还没有呢?’,我回答‘那再明年’。”王蒙说,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见到的事儿多、知道的事儿也多,积累各种人生经历,写起来就有一种自个儿货多、长袖善舞的感觉。
王蒙总觉得,如果一个作家能保留住对生活的兴趣、坚持住对人的体贴,这里头的时代性就出来了,“作为一个灵动的作家,做一个时刻想念着新作品的作家,他跟时代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我自己也想不到,我在年轻的时候,比如1953年开始写作时那种如醉如痴的情况,到2018年、2019年还能如醉如痴。”他对靠流量和IP赚大钱的同行不嫉妒,“‘赚大钱’是自个的看法。比如说赚了3000元,我就觉得大;要赚3万,那更大了”。
他说,一个人要是80多岁能写小说,真是幸福。
在《生死恋》的前言里,王蒙也算给自己的创作立下了Flag:“日本有一种说法叫成长到死。那么小说也可以创造到老,书写到老,敲击到老,追求开拓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