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发布视频,并且文案写到,“日本动漫中男生高速奔跑掀起女生的裙子,是真的吗?”并在其后附上“带你一饱眼福”等话题词。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愤怒,认为长安福特这是拿耍流氓当slogan,拿低俗当有趣。也有网友嘲讽长安福特此举是在做自杀式营销。

对于这样的宣传,央视新闻也是进行了点评,其发文称,企业要自我营销无可非议,但这种方式令人迷惑。在遭到网上如潮批评之后,涉事企业删掉了广告并道歉。一个本打算往脸上贴金的营销动作,就此变成“自我打脸”,何苦呢?

类似low式营销并非第一次出现。比如,椰树集团常年用“从小喝到大”等语带双关的荤段子大打擦边球,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用长沙方言“捡篓子”物化女性,等等。这些手段乍一看好像挺有“创意”,可骨子里的轻佻,总是会让回过神的受众觉得反感。

一个企业做营销的目的,简单划分的话无非在两个层面,一是提升品牌认同,让更多人知道并喜欢自身的品牌;二是直接着眼于促销,通过提升大众曝光度来增加销量。企业有意识做品牌营销时,往往会在意“三观正确”,而如果只考虑促销,就可能剑走偏锋。

有些企业之所以爱打擦边球博出位,未必是不知道手段低俗,但他们信奉的是“骂名也是名”,只要曝光度够了,销量就有可能提升。这种功利主义思维,是此类low式营销经常出现的重要原因。

问题是,这种营销即便能带来短期流量甚至销量,但其负面效应也很明显,那就是日积月累之下,品牌的低端形象将很难改变。口碑对销量的影响虽然很难立竿见影,但长久来看,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社会对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的认知。如果营销方式、手段过激,有违公序良俗,企业品牌反而会遭到流量的反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