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新时代养老服务理论与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现场
人民群众的养老后顾之忧并未解除
全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具有紧迫性
当前,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这一挑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负担加重、公共服务的压力增大以及给国民储蓄与投资带来了下行的压力,使得中国面临着“未备先老”和“未富先老”的双重局面。
郑功成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指出,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国养老服务业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惠其中,但总体而言,人民群众的养老后顾之忧并未解除,特别是失能、高龄、空巢老人的照料服务供给不足,现有机构床位供需脱节,养老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这种状况正在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构成年轻一代日益沉重的压力。尽管国家与地方出台了许多促进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政府与民间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积极性在持续高涨,但精准度并不高,偏离老年人意愿的现象不乏罕见。因此,全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具有紧迫性。
为此,特别需要:一是夯实一个基础:做好人口结构现状与趋势调查,适应人口流动变化规律,做好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与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二是坚持两个尊重:尊重老年人意愿,以老年人的需要调查作为发展养老服务的基本依据,满足有需要者的需要。尊重传统文化,以社会价值偏好作为养老服务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尽量以能够被认同或接受的方式提供服务。三是把握两个维度:明确基准年龄;评估自理能力。加以综合考量。四是调动四个积极性:家庭与个人、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四个方面需要各自发力、有机联动。其中,激发家庭成员相互保障和老年人健康自立、优先发展立足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是根本。五是搞好两个建设:多管齐下地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文关怀。六是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与机制:不能简单地以床位数多寡为判断依据,不能简单地以硬件建设标准为判断依据,而要以有需要者被满足的程度为判断依据,以软件标准的水准为判断依据。
中国面临“未备先老”和“未富先老”双重局面
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是最大最长期的民生工程
#FormatImgID_2#
华建敏名誉会长讲话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名誉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指出:“人类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是人类发展的新常态,不要以太过悲观的眼光来看待人类长寿,要意识到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中国已经从“人生七十古来稀”迈入了人均预期寿命77岁的时代,对于老年人概念的界定也要与时俱进。
当前,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一挑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负担加重、公共服务的压力增大以及给国民储蓄与投资带来了下行的压力,使得中国面临着“未备先老”和“未富先老”的双重局面。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后,中国最大、最长期的民生工程就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近年来,养老服务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供给严重不足,二是人员、征地、资金严重紧缺,三是政策如何形成合力尚未明晰,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完备的政策体系以及完整的规划布局与之相配套。今后,中国养老服务应当重点关注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留守老人,鼓励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提倡孝为德之本、孝为行之先的理念,营造尊敬老人、尊敬养老服务人员的社会氛围。
面对养老服务的严峻性、复杂性、迫切性
推动放管服改革是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
#FormatImgID_3#
王杰秀主任作报告
面对养老服务的严峻性、复杂性、迫切性,推动放管服改革是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出明确要求。要切实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强调,要充分认识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在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方面,从供给侧角度,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与服务设施建设。从需求侧角度,要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快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发展养老普惠金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最后,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综合监管。
贯彻落实人文关怀的理念
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
#FormatImgID_4#
江丹主任作报告
会上,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表示,人文关怀是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的现实需要,具体要求为:一是要全面正确理解人文关怀的涵义和内容。包括对人的物质关怀、精神关怀、文化关怀、心理关怀、和谐关怀。二是要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三是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开展适宜文体娱乐活动,满足各类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实现老有所乐。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各类老人的健康需求,推动实现病有所医。开展人道救助和公益援助,满足贫困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推动实现老有所依。实施心理帮扶和安宁疗护,满足临终老人的临终关怀需求,推动实现老有所安。引导健康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四是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的工作体系。要加大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保障力度,巩固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地位,发挥企业在养老服务中的市场作用,彰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公益优势,提高广大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向深度发展、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效应开始显现的背景下举行的一次养老服务理论、政策及实务相结合的综合研讨会,目的是为了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理论共识、检讨养老服务政策得失、回应养老服务实务界的关切。会上,还有来自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专家学者及部分养老机构负责人60余人出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发言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