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轸,字淑原,号南星,清嘉庆年间出生于晋江陈埭一个回族商人家庭,纳资捐监生。他勤奋学习,对天文、历算饶有兴趣。

丁拱辰:泉州人写出中国第一部火炮制造专著

中国之最

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火炮制造专著

籍贯

泉州晋江陈埭

贡献

他是“洋务运动”先驱、中国近代军事科学家;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火炮制造专著,还是中国第一辆铜火车和蒸汽机车模型设计者、中国近代最早的火箭研制者

看视频,看丁拱辰风云一生。

丁拱辰故居

丁拱辰像

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曾是10—14世纪繁荣的亚洲海洋贸易网络东端的商贸中心,宋元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自古以来多种民族、多元宗教聚集于此,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为家乡的繁荣作出贡献,也曾共同抗击外来侵略者。南宋末年,一支阿拉伯商人后裔在晋江陈埭定居,从此拉开了“陈埭万人丁”与当地汉族同胞手足共荣、团结发展的序幕。

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轸,字淑原,号南星,清嘉庆年间出生于晋江陈埭一个回族商人家庭,纳资捐监生。他勤奋学习,对天文、历算饶有兴趣。

丁拱辰著作

丁氏宗祠里挂着龚自珍为丁拱辰题的匾额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丁拱辰出国谋生,先后到过菲律宾、伊朗和阿拉伯等地。在国外期间,他于商务之余,不倦地自学天文、数学,研制测量仪器,利用自制的全周仪测量水程、地势、星值,引起了国外司航人员的重视,并借给他西方的有关图书资料,使其得以掌握西方各式枪炮和船舰的构造原理与操作方法。

鸦片战争爆发后,丁拱辰有感于中国大炮和炮法未精,绘制了“演炮差高”和“用滑车拉炮、举重”等图说,连同测量演炮高低的“象限仪”一具,交给清朝原两广总督邓廷桢,因此被推荐到广东燕塘炮局教导炮手演放大炮,并有机会观摩从国外买进的西洋大炮、炮弹,为研发新型火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此过程中,丁拱辰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火炮制作专著——《演炮图说》,这是我国军事科技史上的开拓之作,受到林则徐、邓廷桢、魏源等许多爱国志士的重视和好评。道光二十三年,三易其稿的《演炮图说辑要》由泉州会文堂正式刊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详细介绍西方兵器科学技术、普及炮兵常识、图文并茂的专著。

晚清,广州十三行著名官商潘仕成在为该书写的《跋》中评价道:“粤军讲求炮火之法,奇材异能之士咸思有所建白。而晋江丁君乃覃思极虑,著成此书,图说相辅,如指诸掌。其中备详立表,测望之理,参以中西算术,且具亲历演放,试验不爽。实为明张焘《西洋火攻图说》及近世《火龙经》诸书所未逮。”

陈埭丁氏宗祠内展陈的火炮模型

陈埭丁氏大宗祠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丁拱辰应钦差大臣赛尚阿之聘,到广西桂林监制大炮,铸造各种类型大小火炮106门,演试都很准确。授知县衔,赏五品花翎。此后丁拱辰在火炮研究领域不断精进,写就了《演炮图说后编》《西洋军火图编》《则克录》等著作,成为19世纪中国引进西方军工科学技术的先驱。

同治二年(1863年),拱辰北上江苏上海,受李鸿章委派,“襄理洋器炮箭”工作,又编著《西洋军火图炮编》。该书共6卷,12万言,附图150幅。介绍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火炮制造技术和性能以及火轮船、火轮车等的制造。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火车的论述之作。

丁拱辰自学成才、富有创见,始终站在“开眼看世界”的前沿,是19世纪中国引进西方军工科学技术的先驱,是中国近代史上火炮制造和演练方法的第一人。

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认为,丁拱辰祖上是宋元时期来泉州经商阿拉伯人,明初避居晋江陈埭的回族。他热爱祖国,其著述饱含爱国主义精神和同仇敌忾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了运用所学报效祖国,与人民同命运共呼吸,在当时科技领域独树一帜,流芳后世;他远见卓识,以放眼看世界的态度,学习吸取西方先进的武器科学技术,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对中国军事科技化进展产生重要影响并起到推动作用。

记者 颜瑛瑛 文/图 (除署名外)

丁拱辰生平故事

清嘉庆五年(1800年),丁拱辰出生于晋江县陈埭乡,又名君轸,字淑原,号南星。幼家贫,11岁时即自私塾辍学务农。但坚持自学于“田间牛背之上”“负薪挂角之时”。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丁拱辰随父到浙东、台湾经商。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又随叔父到广东经商。商务之余勤于研习天文、算学。常在晴夜仰观天象。他不倦地自学天文、数学,研制测量仪器为日后学习西方先进的大炮技术奠定基础。

道光十年(1830年),丁拱辰随商船出洋,他带着自制的“象限全周仪”,沿途观察水程的远近,北极星的高低,计算抵达港岸的日期,进一步潜心研究西洋火炮技术。途经吕宋、波斯等地,暗中考察默记,弄通火炮原理。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时,刚回到广东的丁拱辰,看到中国的炮法未精,所铸大炮,似未合度,所发射的炮弹亦多不准,决心运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他上书清廷“现值英夷悖逆,恃其炮火,滋扰海疆,生志切同仇”,请缨报国,并写就了第一部军事科技著作《演炮图说》。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4月,丁拱辰任职广东燕塘炮局,负责督率团练炮兵。他通过比较研究,仿造西式大炮和炮弹并进行改良,亲自教导炮手演放火炮,被赐予六品军功顶戴。道光二十三年,三易其稿的《演炮图说辑要》由泉州会文堂正式刊行。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丁拱辰应钦差大臣赛尚阿之聘,到广西桂林监制大炮,铸造各种类型大小火炮106门,演试都很准确。授知县衔,赏五品花翎。此后丁拱辰在火炮研究领域不断精进,写就了《演炮图说后编》《西洋军火图编》《则克录》等著作。光绪元年(1875年),75岁的丁拱辰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黄晖 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