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教育工作党委发起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暖心行动”,让这些守护者们在前线没有后顾之忧。

上课了,崇明区东门中学初三(1)班的英语老师蒋玲玲老师进入线上教室,随机请几位学生打开了摄像头。这里面,就有小卞。接下来的课堂里,蒋老师几次邀请小卞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和温暖鼓励。

除了英语课,小卞在其他学科的线上课堂上,也经常被任课老师们邀请互动——原来,小卞来自于“双警家庭”。疫情当下,他的爸爸妈妈始终在一线忙碌,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独自一人在家的小卞成为了老师们特别关心的学生。老师们已经形成了默契,给这个还带着孩子气,有些顽皮的男孩子更多一些关注。

疫情当下,有很多的抗疫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逆流而上,奋战在疫情一线。他们或是医生护士,或是公安干警、志愿者,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无暇顾及家人,即使他们的子女马上即将中考或高考。

他们在第一线日夜奋战,留下孩子在家中独自上网课,这其中,还有不少即将迎来中高考的孩子。据统计,崇明区各中小学共有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和公安干警子女1165名,其中初三毕业班71名,高三毕业班44名。

如何让这些守护者们在前线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英雄战前线,我们援后方!”崇明各中小学行动起来,动态掌握学生情况,并采取系列关爱措施,给予孩子们多一点的关爱和帮助,让这些“抗疫”英雄们无后顾之忧。

“线上夜自习”和“校长热线”

这次疫情中,上海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共有68位学生的家长奔赴一线,其中有三个孩子在读初三。这三个孩子的家长,有东方医院和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的医生,也有崇明区东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从疫情开始,爸爸妈妈们就忙在一线,最早的早上4点就要出门,一天中见到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临近中考,居家学习怎样保质保量,让一线的爸爸妈妈牵挂,也让老师们挂念。根据小杨和两个小陈的不同情况,学校制订了线上的个人学习计划。每个孩子还有两位“关爱教师”,老师们不仅关注着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每天晚上,打开摄像头,安安静静地完成当天的作业,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和课堂里的老师点对点请教——学校的“线上夜自习”又开始了,做作业时不再孤单,效率也提高了很多,为这三位孩子特意开的“自习教室”里,满满都是温暖和关爱。隔屏不隔爱,爸爸妈妈们忙碌的背后,有老师们的特别关爱。

前不久,一位医生妈妈给上实东滩学校校长陈丽萍发来信息,表达了对孩子独自在家学习自觉性的担忧,陈校长为此特别给这位妈妈打去了电话,一对一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之后,特殊时期的“校长热线”开通了,陈校长和这三名学生专门保持点对点联系,对于他们的进步,第一时间予以肯定,同时及时将孩子的辅导情况及孩子的点滴进步转达给家长。

“3月28日出去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心里真的挺着急的,但好在有学校当我们的坚强后盾,”小陈妈妈说,“孩子有问题和老师沟通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也有校长点对点的沟通,让我们安心了许多。抗疫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感恩感谢陈校长以及所有老师对孩子的包容、照顾和指导。”

特殊时期的“家访”

崇明区东门中学在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公安干警的子女有29名,其中有四个孩子独自一人在家,初三(7)班的小李就是其中之一。

早上八点半,上课了,可是小李同学还没有进课堂。班主任贺献礼老师着急了,打他手机,关机,打他家里电话,是幼儿园的弟弟接的。终于联系上了小李,原来因为打游戏睡过头了。

小李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的医生,从疫情开始就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小李同学本身是个很不错的孩子,自学能力也很强,但有个小爱好,就是打游戏。爸爸妈妈在线上教学开始时,就和贺老师进行了沟通,表达了担忧。贺老师说:“没事,你们放心工作,我会看着他。”

原本小李在班级名列前茅,但是居家学习一开始,贺老师发现,他作业交得慢了,质量也开始下降,上课也经常迟到,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那时候,崇明还没有开始封控,贺老师决定去小李家进行一次家访。这一次的促膝长谈,小李跟他说,自己想要考崇明中学的目标没有变,想要让爸爸妈妈放心的愿望也没有变。贺老师和他说:“爸爸妈妈在一线抗疫,是英雄,我们能给予给他们的回报,就是提高自制力,在中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杨萍是小李的英语老师,也是他结对的导师。杨老师的办法不太一样,“初三的大孩子,怎么和他交流,是一门艺术。平时更多的是嘘寒问暖,但是有错误了,我就会找他聊聊天,让他自己认识到不足。这样的动之以情,他会有更多的触动。”

线上教学进行了这么久,小李慢慢适应了,准时上线,按时交作业,保质保量完成,中考临近,他也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英雄

对于高三的大孩子而言,学习大多已经成为自觉,在距离高考愈来愈近的时间中,爸爸妈妈无暇顾及他们,怎样给他们以激励,在这段特殊的时光中激发他们的动力,是老师们最大的牵挂。

马龙蛟老师是崇明中学高三(7)班的班主任。在他的班上,有5位学生的家长在抗疫一线。这段居家学习的时间里,马老师发现,其中的小茅同学在紧张的学习中开始出现了懈怠。于是,他邀请了六七位学生开了一个小班会,也将小茅邀请在其中,大家在视频会议中聊聊天,谈谈自己的困惑。这样的小组会议之后,马老师知道了小茅的心里所想,慢慢地,在他和他的交流中,在同学和他的聊天中,小茅重新变得开朗乐观起来。

在崇明中学,学校还通过视频连线、微信通话等方式让抗疫一线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激励,让孩子理解支持父母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的精神,也让父母鼓励孩子珍惜线上学习时空,传播精气神。

“亲爱的父亲奋斗在抗疫一线,作为女儿,我以学习上的奋进给予大力支持……尽管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所不同,但我会尽力适应线上学习,提高在线学习的效率,也为抗疫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这是崇明区民本中学高三(1)班学生袁逸婷写给父亲的一封信。爸爸是一名公安干警,负责一线的封控工作。

疫情下,民本中学有4名高三毕业班学生为“一线抗疫人员”子女,家长中有4位为一线医务人员,负责核酸采样工作,一名家长是隔离点的民警。学校团委组织了这样特殊的云端对话的方式,将家长的抗疫精神与学生迎接高考的历程相结合,开展祝福和寄语活动,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隔空放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使在一线抗疫的家长放心,也使高三的“一线抗疫人员”子女有充足的学习准备和积极的心理准备迎接灿烂的六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