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当前,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如果一不小心“阳”了怎么办?居家的情况下该如何用药?吃完退烧药后反复高热,是否能继续吃退烧药?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王可可。

“目前针对病毒感染大多采取的是对症治疗,通过合理使用药物来缓解、抑制出现的不适症状。”王可可说,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同一种药物,相同药物的药效也存在个体差异,这也愈发凸显了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用药呢?王可可表示,首先要做到非必要不吃药,这主要是针对无症状感染者而言的,即没有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无需特殊治疗,注意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即可。

一旦出现了相应症状,如发热、咳嗽,尤其是全身肌肉酸痛等,在合理饮食、充分休息的基础上,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常用的对症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止咳祛痰药等。发热多选择退热为主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以及部分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比如连花清瘟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等;咽喉部疼痛,可选择地喹氯铵、六神丸或局部应用含片;咳嗽咳痰可进行分辨,痰不易咳出可选择溴己新、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咳嗽不止(干咳)可选择右美沙芬、福尔可定等止咳药及复方鲜竹沥液、宣肺败毒颗粒、急支糖浆等中成药止咳药;流鼻涕主要使用抗组胺药,比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症治疗时相同疗效的药物选择一种即可,千万不要反复叠加使用。王可可提示,解热镇痛药不推荐与常见的感冒药同时使用,也不可与部分中成感冒药同时使用。特别是名字中含有“酚”“氨”字样的感冒药以及中成药类感冒药中,都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成分,服用前一定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重复、超量用药。

对于近期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阳”的经历,推荐药物,王可可认为,不能完全套用,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对症治疗,选择合适的对症药物。特殊人群用药应更加谨慎,儿童尽量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口服液体剂型,并遵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3个月以上患儿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患儿可服用布洛芬,不推荐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孕妇出现发热时,可在权衡利弊后尝试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由于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异常患者可使用布洛芬退热。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如果没有症状或者同住者出现感染的情况,是否可服用少量的药物预防”,王可可回复,大可不必。现有药物预防方案均未显示出明确的有效性,因此不建议进行药物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适量运动,加强休息,均衡营养,多喝水,多吃水果,确保足够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王可可还特别提醒,尽管抗原检测仍显示两道杠,但已经没有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可停止服药,以免造成药物过量、肝损害等风险。

(辽宁日报记者 王敏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