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充满书香,用文化彰显魅力。2021年启动城市书房建设工作以来,沈阳累计建成城市书房26座、书屋116间,共接待读者、游客360万人次。
服务品质高、运营设施全、书籍内容新,遍布各地的城市书房和书屋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的阅读需求,也因其管理先进、特色鲜明、充满生机的特点,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坐标,不断提升着沈阳这座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
盘活闲置资产
【资料图】
建设特色项目
位于沈阳市皇姑区的陵东书屋是一栋二层建筑,在6米多高挑空、200余平方米的空间内,阶梯高低错落,分隔出阅读区、自习区、儿童区等多个区域。70岁的北塔街道富城社区居民孙宵月经常光顾此地,她说:“这里和我家只隔一条马路,在这么舒适的环境中看书,和朋友们一起学习插花,别提多惬意了。”
陵东书屋前身是一处废弃的锅炉房,长期闲置。2021年,沈阳市首批街道更新示范工程实施,随着陵东街升级,锅炉房也发生了改变。
在沈阳,和小而美的陵东书屋一样,利用闲置楼宇厂房、老旧历史建筑打造的特色书房、书屋等,让闲置资产变公共文化空间,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城市书房建设初期,沈阳市广泛学习全国各地经验,形成《沈阳市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建设方案》,整体考量城市规划布局、人口基数和年龄结构、人文特色等因素,制定使用面积、藏书量、基本功能、特色功能等19项建设标准,确保书房、书屋建设高标准、高品质、高水平。
“特别是考虑到沈阳历史、工业、科技等特色元素,我们利用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打造了一批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主题城市书房、书屋,在东北率先建立体量庞大、布局均衡的全域城市书房、书屋体系。”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公共文化处副处长朱明海说。
引入社会力量
实施多元建管
“各类图书齐全,而且能‘刷脸’借书、还书,全程自助服务非常方便,加上现代感的设计,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26岁的刘瑜经常到莫子山城市书房学习,在她看来,这是一处绝佳的“栖息地”。
莫子山城市书房是利用原有厂房空间重新设计建设,总建筑面积4467平方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社会化运营。目前藏书总量达9万余册,与浑南区内书房“通借通还”。
为激发城市书房活力,沈阳市打破传统公共图书馆规划建设理念,通过优化激励机制,积极开展政企共建、企业援建、个人捐建,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赢的多元化建管模式,既减少了政府投入,也激发了企业群众参与的热情。
“离家近,图书多,活动好。”在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的缘园少儿主题城市书房,家长黄女士说,“在书房里,孩子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缘园少儿主题城市书房服务半径覆盖十余所学校、在校学生1万余名,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我们已举办50余场儿童观影、绘本讲解、益智手工等公益活动,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前来。书房楼下的简餐、文创商品还能为企业带来一定收益。”书房负责人说。
激发参与热情
实现文旅融合
“书房就建在社区里,不仅方便阅读,还把养老服务送到了咱身边。”80岁的居民梁先生说。梧桐书房位于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由于社区老年人较多,书房特别针对“一老一小”,开展“四点半课堂”等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以文化人、以文化城。城市书房建设以来,沈阳市通过拓展城市书房功能,延长品牌服务链条,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同时,通过主题化、特色化、趣味化、体验化的创新,城市书房品牌效应凸显,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坐标。
“辽宁省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就在这里启动,通过阅读点亮城市——城市书房文化之旅,‘走进书屋 筑梦未来’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参与到阅读中来。我们借势通过文仓礼物、文仓研学、文仓沙龙等特色活动,不断扩大书房及东贸库建筑群、时代文仓城市公园的吸引力。”时代文仓书房运营单位——沈阳市大东区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李勇硕介绍,“如今,书房已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累计接待客流量10万余人次,书房所在的时代文仓城市公园也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城市书房是这座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离家近,很方便,服务也周到”“读书氛围很浓厚”……沈阳城市书房、书屋运行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家“晒图”“点赞”,让书房、书屋更具吸引力,游客伴着书香,感受“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在和平区老北市,汉字主题书房和整个景区融为一体,成为市民阅读体验、游客观光打卡必到之地。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让你爱上中国字”主持人张振忠说,“随着一批批城市书房、书屋的建成开放,其作为新型文化载体的价值和内涵不断深化,将助力‘文化+’新动能快速集聚、加速释放,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注入强大力量。”
(辽宁日报记者 陶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