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由于价格昂贵,提到红外夜视仪大家想到的几乎都是军事领域。但近年来红外设备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无人机也装上了红外设备。“上帝视角”+“火眼金睛”的组合创意运用,在多个行业解决了众多一线难题。
本业:夜幕下寻人
红外夜视仪最初的用途就是在夜色下寻找人员、车辆等目标,多地警方都有用红外无人机寻找迷路“驴友”、失踪村民的成功案例。此前就有地方的公安用携带红外设备的无人机抓捕在夜间神出鬼没的偷油贼。据不久前报道,福建莆田警方则利用更强大且易用的大疆M300 RTK无人机以红外和夜景齐上阵的方式成功锁定了一起成品油走私大案的嫌疑人。
防疫:测体温
最常见的被动式红外夜视仪是感知目标本身的红外辐射形成 “热图像”,又被称为“热像仪”,其中的一些还有测温功能。在新冠疫情严峻时,一些基层志愿者用Mavic 2行业双光版的红外测温功能以“无接触”的方式为居民量体温。大疆的工程师们还研究出了以棉花棒为简易黑体提高测量精度的办法,将其在规范条件下的体温测量精度提升到±0.5度。
这样的“中国方案”也很快被国外学习,在法国、保加利亚、韩国……都出现了用无人机为居民或游客测体温的报道。
电力:查隐患
红外设备对温度的感知也可用于电力等设备的巡检,这可以发现人眼所看不到的隐患。据业内人士介绍,电力设备、输电线路的短路、接触不良等一些隐藏的故障会发热,这些隐藏的故障可以被红外无人机发现。
据中国江西网2018年报道,夏季高温时段也是全年用电的高峰期,输电线路导线的接头部位若接触不良极易出现过热缺陷,不及时处理会因高温熔断。过去这依靠人工携带红外测温设备步行巡检,效率低且危险,巡检15公里的杆塔需要1天,而使用无人机作业则只用时45分钟,同时还完成了此前无法完成的导线测温。
业内人士介绍,携带红外设备的无人机在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巡检中也是“神器”,其可即时从任意角度准确采集光伏面板的信息,同时不会对光伏面板产生任何破坏。
能源和抗洪:查渗漏
过去发现隐藏的泄露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利用液体、气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红外无人机经常对此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业内人士介绍,石油管道中的原油温度一般比环境温度高,而液化气管道中的液化气温度一般比环境温度低,所以其泄露可以被红外设备观察到。
在抗洪抢险中利用同样的原理则可以发现堤坝的渗漏点。据早前报道,7 月 18 日晚上,应急通讯保障分队利用大疆无人机对江西某圩堤进行巡查,通过禅思 H20T 的热成像回传画面发现一处区域与普通水面有 5℃ 左右温差,疑似渗水区域。派人员前往侦察果然发现了一处渗漏点。
环球网无人机频道在查阅相关报道时发现,近年来,红外无人机还被用寻找火灾隐患和暗藏着火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温度均匀性控制、建筑外墙空鼓严重程度评估……其在一线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仍然在持续的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