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夜饭菜单已成为广大网友的热议话题。一桌鱼肉菜包罗、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将过年的“仪式感”拉满。

与以往不同的是,广东今年各地各超市,不少年货货架“C位”被预制菜“占领”。

预制菜品味道好不好?食物是否锁鲜?消费者为何愿意买单?

1月18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一间会议室里飘出花胶鸡、鸽子汤的香味,大湾区农产品(预制菜)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在这里举行,香味就来自现场烹饪的预制菜品,广东农学、食品等领域专家汇聚一堂,热烈讨论。

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或超5000亿元

预制菜开袋即食,或简单加热就能食用,食材、口味、价位多元,近年来备受市场青睐,尤其得到年轻人的热捧。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主任杨慧透露,近年来,冷链技术水平不断完善,预制菜行业在居家消费的推动下迎来发展风口。

“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制菜产业更是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有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或将超过5000亿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朱立学表示赞同。

不过,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

“佛跳墙、金钱肚、牛肉丸……这些常见的粤菜,很多都是预制的,以前是‘配置到餐厅’,现在‘配置到家’。”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处处长、食品学科带头人白卫东表示,目前广东对于预制菜产业发展有不少扶持政策,产业园让原料有保障,加工工厂实现规范化生产,冷链运输技术“保驾护航”。

全面推进广东中央厨房工程、出台“预制菜十条”、建设预制菜产业园……事实上,广东对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相当支持。

“潮州菜有500多种菜式、300多种小吃、100多种调料,其预制菜市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潮州市委副秘书长刘义存介绍道,作为典型,潮州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潮州菜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相关措施,包括加强产业规划、发展潮州模式,推进行业和产品标准的制定等。

要加快推动设立预制菜“湾区标准”

朱立学表示,近五年来,预制菜在中国食品加工行业中发展最为迅猛,但也给行业的标准化提出了挑战,“如何把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和预制菜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

目前,广东正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推进三地标准互认。预制菜的“湾区标准”该如何制定?

“这是一个区域标准,重点在于共同制定、共同执行。”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张定康说,共同打造三地通行的湾区标准,需要各方一起努力、要加快推进。

广东省贸促会副会长邱招贤建议,高校、企业和政府应抓住这一机遇,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预制菜的快速发展。

具体而言,高校能如何发力?“我们正逐步加大与广东各地方政府、各地方农产品企业间的交流,共同构建各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链、供应链标准体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丁力行说,学校计划建立农业国际标准化创新研究院,用于推进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研究,并参与农业标准制定。

传统餐饮有危机?

预制菜可标准化,兼备美味和健康,是否意味着线下餐厅将黯然失色?尤其近日,预制年夜菜备受关注,传统餐饮似乎“迎来危机”。

“就像看球赛,有人在家看、有人在现场看,只要比赛够精彩,球迷都会感到酣畅淋漓。”白卫东认为,主打方便的预制菜与传统餐饮呈现“双轨”蓬勃发展,二者各有特色,并不影响。

预制菜逐渐受到关注,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粤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何让广东预制菜“走出去”、打响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品牌?

白卫东表示,要重视粤菜技术创新,把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现有预制菜的基础上,让诸如白切鸡等较难锁鲜、保持口感的菜品做成高质量预制菜,推动其规范化、标准化地‘走出去’。大湾区预制菜产业发展会走得更好更远。”他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