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发的《北京市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通过组织实施10大行动、30项任务,搭建供需对接的助残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就业岗位扩量提质,实现“十四五”时期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机关和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

《方案》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要为残疾人参加招录(聘)考试提供合理便利。确保“十四五”期间编制50人(含)以上的市级、区级机关和编制67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


(资料图片)

市、区事业单位应针对性提供一定数量适合残疾人的岗位,灵活采取考试、考察等多种方法,公开择优定向招聘残疾人。国有企业也要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

本市还将引导、鼓励北京邮政分公司预留一定比例岗位面向残疾人招聘新增报刊亭负责人,并适当减免摊位费、租赁费。

除了带动残疾人就业,本市也将支持更多的残疾人自主创业。针对不同类别残疾人就业特点,市残联将推广“美丽工坊”手工文创、We+多元人群创业就业、“萤火虫”直播、非遗技艺传承等项目,打造残疾人文创基地、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和助残就业示范点,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增收。

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至少提供3至5个就业机会

《方案》瞄准“四类”重点群体,开展农村残疾人、残疾人大学生、盲人、就业困难残疾人4项就业帮扶行动,多方聚力兜牢就业民生底线。

本市将建立部门间残疾人大学生信息交换机制,准确掌握在校残疾人大学生数据。指导残疾人大学生所在高校及早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将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就业帮扶对象,建立校地联动帮扶机制,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为每人至少提供3至5个就业机会,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对于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根据个人意愿可依托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确保有就业意愿毕业生实现100%帮扶。

此外,做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执业备案、证书年审、职称评审、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本市将多渠道开发盲人就业新形态,推动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医疗机构就业。

精细化提升就业服务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

在残疾人就业方面,长期存在着企业与残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技能不匹配的难题。为了实现岗位对接、岗位匹配,《方案》提到,将实施“两项”残疾人就业提升行动。

首先是开展精细化的就业服务提升。对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至少进行一次基础信息核对,对其中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至少组织一次职业能力评估、进行一次就业需求登记、开展一次就业服务。同时动员社会力量,为具备一定就业能力、存在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拓展残疾人融合就业渠道。

其次是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提升。残疾人将被纳入本市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对象范围,有针对地丰富培训内容与形式。同时,为符合条件残疾人提供免费职业培训服务、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北京市大数据平台和部门数据共享,本市将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此外,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信息数据的共享比对机制,定期进行数据交换,为开展残疾人就业状况分析、就业政策落实和就业服务数据统计提供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