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大足石窟_四川藏在小村里的石窟 方面的一些说法,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大足石窟_四川藏在小村里的石窟 的相关内容。

大足石窟(藏在四川小村庄里的石窟)

对于四川安岳,或许很多人不太了解。但是,这样一个小县城,曾经是富民之地,佛教之地,也是今天中国石窟的故乡。据当地人说,在安岳的32个乡镇中散布着石窟。用明星罗云布来形容也不为过。


(资料图片)

上图为安岳明山寺雕像。

晚唐安史之乱后,中原佛教石窟的发掘因动乱而停滞,后南迁蜀地。僧人来此弘扬佛法,信徒在此祈求平安。停止的北方石窟在蜀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位于成渝古道要冲安岳,也成为当时重要的佛教圣地。

上图为安岳觉远洞雕像。

与列入全国文保单位的毗卢洞、卧佛寺、千佛斋、觉远洞、华严洞等著名景点相比,那些列入省级保护单位的石窟显得冷清多了。比如马切停下来参观卧佛殿后,他在路边看到的灵游殿就是其中之一。

有缘摩崖石窟位于安岳岳阳镇川兴村罗汉寺。整个石窟面积不大,现存17个石窟,都是建在悬崖上。许多石窟似乎没有保护,杂草丛生。然而,就是这座隐藏在深山中的灵游园雕像,其实是五代以来一直保存下来的雕像。

可以说,中国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南北朝,到了唐朝国力鼎盛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在唐到宋的过渡时期,全国动荡,北方逐渐停止开凿石窟。

所以短暂的五代时期保存下来的摩崖造像非常罕见,但是我在一次偶然的旅途中遇到了这些罕见的五代造像,真的让我有点欣喜若狂。

从正上方的摩崖石刻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天成二年”的字样,记载了五代及后唐时期开凿石窟的历史。

灵园虽然规模不大,但主题非常丰富,包括地藏、观音菩萨、五百罗汉,佛道龛是安岳地方特色的石窟风格。

还能隐约看到五代时期的飞天。其造型虽不如唐代精美,但也算是风格鲜明。

可以重点欣赏最左边的水月观音像,创作于五代。宋代在巴蜀地区非常流行,在大足石刻中可以看到很多水月观音的塑像。下图为大足北山石雕宋代水月观音像。比五代的精致吗?

下图我看到的是另一个五代的雕像。可惜右边的两个佛头已经不存在了。据说佛头在2009年被盗,至今下落不明。看着就让人有点心酸。

大龛旁边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龛,就是五百罗汉洞。五代工匠在悬崖的三面石壁上用500罗汉创造了一个宏伟的场景。后来这个题材也影响了大足石刻,比如北山石刻的168窟。

除了大型石窟,在灵游园的石窟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小型石窟。所谓有钱人开大石窟,没钱人开小龛。所以这些小龛的造像无论是尺寸还是精细程度都不如大石窟。

在这些小龛的旁边,往往记录着发掘年代、捐钱开龛的捐赠者等信息。

可以说,在很多游客眼里,这样小规模的石窟并没有太多可看的。然而,与安岳其他200多个石窟一样,隐藏在群山之中的灵游园见证了安岳的富民之地和佛教,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雕之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