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3.0产业发展政策举措、创新企业、科研基础等方面,北京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昨天,在市科协主办的中关村论坛“互联网3.0: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正式发布《北京市互联网3.0创新发展白皮书(2023)》,进一步凝聚产业共识,促进产业发展。

互联网3.0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是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具有高沉浸式交互体验、虚实融合的三维空间。对互联网3.0的体系架构,白皮书将其分为基础设施层、交互终端层、平台工具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设施层为互联网3.0运行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保障,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算力芯片、通信网络等技术;交互终端层为虚实世界感知交互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主要包括扩展现实终端、全息影像、脑机接口等技术;平台工具层为构建虚拟空间中的行为主体、数字化环境等提供技术支撑,主要涉及数字内容制作技术、数字孪生等;应用层则面向消费娱乐、工业制造、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应用服务,数字人、虚拟空间、数字资产流通服务平台等都是具有互联网3.0特色的典型应用载体。


(资料图)

生成式人工智能、扩展现实交互终端、内容制作工具平台等,是目前互联网3.0产业的研究热点。本市已将推动互联网3.0产业发展,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发布了《关于推动北京互联网3.0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年)》,全面布局互联网3.0新赛道。

白皮书认为,北京在互联网3.0产业发展政策举措、创新企业、科研基础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当前,本市正在围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平台、应用场景、创新生态和监管等方面,谋划开展系列工作举措,加快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3.0创新高地。同时,本市不断强化市区协同,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海淀着力打造原始技术创新高地,朝阳重点开展创新企业培育和企业集聚发展,石景山全力打造科幻、体育等标杆场景示范,通州加快推动文旅、智慧城市场景应用和元宇宙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还支持东城等区依托自身优势,积极谋划本区互联网3.0优势产业发展。

不过,本市互联网3.0产业发展在技术和人才支撑能力、产业链完整性、法律规范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在对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作出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白皮书建议,下一步北京应加强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加快技术攻关与共性平台搭建,推动“互联网3.0+”应用场景建设,做好风险监管工作,为北京互联网3.0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钱学森数字人”现身虚拟空间

“我特别喜欢‘灵境’,中国味特浓。” 1990年,钱学森就关注到虚拟现实技术并给出了译名建议。昨天,在市科协主办的中关村论坛“互联网3.0: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上,“钱学森数字人”正式发布。视频中,“钱学森”坐在书房内,微笑着与观众打招呼,并阐释了对“灵境”一词的理解。

参照一两张泛黄的老照片,就能在数字空间复原出一位逝者的形象,这便是合成现实数字复原人技术。科研团队融合了传统影视工业技术,将人工智能与现实塑造相结合,基于3D写实人脸雕刻、32类姿态表情采集标准,通过9台相机获取丰富的表情数据,再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就能得到高逼真度的深度合成模型。

“钱老当年关于‘灵境’的很多想法,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通过深度合成技术复原钱老,仿佛是跨越了时空。”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张卫明说,经过约半年的探索,团队不仅成功还原了钱学森的一颦一笑,还根据历史资料建立了他的声音模型,从外形、声音、动作、神态等全方位实现了复原。“这次复原我们取得了相关单位的许可,钱老的儿子钱永刚也给予高度的认可。后续,‘钱学森数字人’将用于科学家精神的宣传。”

数字复原技术还有望帮助唐氏综合征患儿打开心扉。“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与他人交流会存在障碍,但他们很愿意和镜子里的自己交流。”一次偶然的机会,团队了解到这些患儿的需求,“用数字复原技术,我们能为患儿再造一个自己,结合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就能让患儿和虚拟自己对话,开展心理治疗。”

随着深度合成技术和生成式大模型的快速发展,背后潜藏的科学伦理问题和安全风险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今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已正式施行,明确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生成或者显著改变信息内容功能服务的,应当进行显著标识,避免公众混淆或者误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则进一步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边界和责任主体。

“我们团队已在开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技术的研究,除了给它们加上可见或不可见的标识,还要探索这类产品的可追溯性,甚至尝试给大语言模型生成的文本加上水印。期待通过我们的技术探索,能助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地。”张卫明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