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卧床老人就医、养老难题如何解决?东城区建国门街道有新招儿。去年,该街道联合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老服务资源、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了医养联合体,为“社区困境老年人”定期提供巡诊、体检、送药等上门服务,家医团队与社工一起,共建“养中有医、以医助养”的社区医养新模式。
调研数据
(资料图片)
2023年,建国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免费上门服务老年人496人次,其中:免费测血压、测血糖496人次,中医体质测评275人次,协助转诊就医58人次,上门抽血化验20人次,上门取尿检样本15人次,上门应急处置心脑血管病急症10人次。
调研样本1
社区建台账,医护来上门
“我好像接到了诈骗电话。”上周四,家住东总布胡同社区的社科院老专家陈先生,给社区党委书记李静打去电话,李静立马安排“网格员”冯岚赶到陈先生家中,给老人安装反诈APP(手机软件),并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方法。
“我们对片区里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挨个摸底,都建立了台账。”冯岚介绍,根据摸底,东总布胡同社区共有50多位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他们隔三差五就会给我们打个电话问候,我们有事没事也会发个微信跟他们聊聊家常,都处成老朋友了。”陈先生笑着说。
当天,送走了社区的工作人员,陈先生又迎来了社区医院的秦静大夫,原来当天是他的家医团队上门巡诊、送药的日子。陈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但他年近九旬、行动不便,83岁的老伴儿又因不慎摔伤而卧床。
“我们老两口儿出门费劲儿,全靠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定期给我们检查身体、买药送药。”去年以来,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医团队开始定期为陈先生送服务:体检、抽血化验、送药……今年5月,又将老人纳入医养联合体服务范围,每个月家医团队和社科院老干局工作人员都会共同上门看望老人,及时帮助老人解决居家养老诉求。
前不久,老人有一种在三甲医院开的止疼药吃完了,但去大医院开药又费劲儿,于是求助了家医秦大夫。听了老人的诉求,秦静立马帮他在社区进行了短缺药品登记,没两天,药品就送上了门。“社区的缺药登记和上门服务,真是帮了我们高龄老人大忙了。”陈先生为社区医院的做法点赞不迭。
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熊卫红说,有赖于街道各社区建立的高龄老人台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进一步建立了“入户服务台账”,将辖区内9个社区共200名行动不便、需要入户服务的老人、家属、医生、社区工作者的相关信息都纳入其中,定时提供上门服务。
调研样本2
有呼就有应,按需送服务
“您这腿没毛病,放宽心吧。”上周一,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柳国辉,来到赵家楼社区大羊宜宾胡同31号院,给93岁高龄的郭爷爷送服务。“有您这话,我就踏实了!”郭老爷子最信任柳大夫,听了家医的话,他放心地笑了。
今年6月,柳大夫在上门巡诊过程中,发现郭爷爷走路有些无力,腿部还不自主的抖动。他立刻警觉起来,给老人做了一系列检查,判定老人脑部血管可能有堵塞,“赶快上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郭爷爷的女儿当天就带老人前往协和医院看了急诊,并确诊了脑梗。郭爷爷需进行为期两周的输液治疗,但老人行动不便,去大医院输液也成了难事儿。焦急中,郭爷爷的女儿又想起了柳大夫。“大热天的,甭把老爷子往协和推了,送到社区医院来输液就行。”在柳国辉的建议下,老人就近顺利完成了输液治疗。到了7月,柳国辉再度上门巡诊时,郭爷爷几乎完全康复了,走路、起身都有劲儿了。
“急诊大夫说,我爸这病幸好发现得及时,不然就耽误了!”老人的女儿对柳国辉不停地道谢:“老爷子没留下什么后遗症,都是社区医院大夫上门巡诊的功劳。家医是最了解我们社区居民的医生。”
“您这恢复得可真不错,基本没留下后遗症。但您也悠着点,该拄拐得拄拐,保证自己走路不摔跟头是最重要的。”尽管康复得出乎意料的好,但柳国辉还是提醒郭爷爷注意起居安全。听了这话,郭爷爷拿出一根折叠拐杖,笑眯眯地拄着它走了起来,给柳大夫看。
这根拐杖是赵家楼社区的工作人员听说了郭爷爷的情况,专程给老人送来的“礼物”。街道医养联合体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尽最大努力满足老人们居家养老的各类需求。“我父亲现在独立上厕所有点费劲儿,要是联合体能帮我们在卫生间安个小扶手就好了。”郭爷爷的女儿向柳大夫求助。“您的诉求,我一定带到联合体,争取尽快解决。”柳国辉热情地回应。
调研手记
联合体让养老服务
不再是“孤独的事业”
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属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超过26%,达到近9000人,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高龄老人比例高,上门服务的需求尤显紧迫。
这种情况下,街道联合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老服务资源、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的医养联合体,积极探索社区养老“养中有医、以医助养、医养结合”新模式,可谓解了高龄老人医养之渴。
但走访中,记者也发现,这种社区养老新路径的实现,仍存在有待改进的“痛点”。比如,由于信息化平台尚未全面推广使用,“医养联合体”成员单位间的信息存在着共享、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多元化的支付场景尚未建立。此外,如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也是医养联合体壮大发展的关键。建国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文栋坦言:只有让养老服务不再是“赔本的买卖”“孤独的事业”,才能让这条“新路”走得更宽、走得更远。
如何解决这样的困境呢?杨文栋认为,在街道层面,应进一步推动民政、残联、卫健、经济、党建等业务部门的资源共享共用,共同构建“医、养、康”一体化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同时,联合体对参与其中的成员单位提供的养老商品或服务可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成员单位参与医养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