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法海寺博物馆、燕京八绝博物馆、“北京第一通电村”展厅……一条1500米长的“驼铃古道”静静诉说着数百年的“京华往事”,也串联起了模式口地区颗颗璀璨明珠般的文化宝藏。以这条旧貌换新颜的京西老街为核心,石景山区正在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标杆——文化内涵与城市文明相融合的“活态博物馆”。

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东部,绿槐掩映的幽静之处,坐落着明代古刹承恩寺。这里曾经因在明清两代“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门”而充满神秘色彩。如今,这座曾常年紧闭庙门的古刹挂上了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由金漆镶嵌非遗工艺制作的牌匾“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成了传承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走进承恩寺院落,4棵古银杏树葳蕤繁茂、果实累累,可以想见深秋时节“满地翻黄银杏叶”的美丽场景。“燕京八绝博物馆展陈以皇家工艺为特色,收藏主要包括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在内的燕京八绝工艺作品。”副馆长杨宁介绍,该馆目前共收藏工艺品400余件(套),包括曾在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的花丝镶嵌手包、清宫金漆镶嵌银锭套盒、工美大师景泰蓝力作等。

在承恩寺院落的西北角,坐落着燕京八绝博物馆雕漆大师工作室。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海燕静静坐在灯下,细细磋磨着一件仿故宫龙椅背板的精美雕漆作品。“这件作品已经做了半年多,预计再有两个月左右就能完成。”海燕说,北京雕漆工艺十分繁复,分为制胎、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仅着漆就花了快三个月时间,每1毫米厚的漆层要刷20道漆。”

杨宁说,将大师工作室搬进博物馆,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尝试,“过去,在藏品背后‘深藏功与名’的大师们,如今也走到台前,成了博物馆的展示内容,生动地向观众诠释藏品背后的故事。”

从承恩寺向西,步行数百米,便来到了“北京第一通电村”展厅。别看展厅面积不大,却展示着北京及北京电业“六个第一”的辉煌历史:北京电业第一个地下党员,第一个地下党支部,第一次政治供电保障,北京的第一个通电村,解放北京电力设施的“第一枪”,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水电站。

“您知道‘模式口’之名是怎么来的吗?”国网北京石景山供电公司党委党建部主任姜昱,将模式口与北京电业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模式口原名“磨石口”,1922年,京师华商电灯公司为村子通上了电,磨石口村成为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个通电村。“电的出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磨石口’也由此更名为‘模式口’,意为‘诸村之模式’。”

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最繁华的中心地段,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两进四合院——“境199号院”,是模式口区域老建筑活化利用的典型。“这里曾是老民居,由于建筑形制很有特色,在街区更新时,我们保留了原来的老北房和传统老门道。”模式口项目更新事业部副总经理徐博威介绍。推门而入,老院落如今成了年轻人喜欢的休闲好去处。一进院设了酒吧和咖啡厅,二进院成了特色民宿,屋顶还打造了观景平台,翠微山、虎头山、法海寺都可尽收眼底。

徐博威介绍,整个模式口地区有37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老院落。这些民居大都是百年古建,有的有着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泥塑、彩画,有的还保存着骆驼、马车进出的大门道,隔开前院和后院的屏门等。“我们力图通过对古民居院落的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既保留乡愁,又实现历史文化与烟火气的共生共融。”

“我们希望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将模式口打造成一个彰显文化内涵、具有时代特色、展现城市文明的京西‘活态博物馆’。”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白建其介绍,目前,石景山区有各类博物馆9家,每年接待观众17万余人次,全区已提前实现每10万人拥有1.2座博物馆的“十四五”规划目标。该区将继续发挥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构造“入目即古刹,移步皆古建”的博物馆集聚区,塑造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活样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