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确保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家重拳遏制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梁晓飞、吴涛、李华
煤炭,关乎工业生产,也事关群众取暖。一段时期以来,煤炭价格快速上涨,连创历史新高,国家发展改革委称之为“完全脱离供求基本面”,并“仍呈现进一步非理性上涨的趋势”。这一背景下,相关方面依法采取干预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听取民生用能保供情况汇报。围绕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会议作出一系列部署,包括“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
此前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内外连开三场座谈会,主题词都是“煤炭”。
第一场,组织重点煤炭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
第二场,组织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研究安排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各项重点工作。
第三场,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赴郑州商品交易所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提出“着力加强期货市场穿透式监管”“依法严厉查处资本恶意炒作行为并公开曝光”等举措。
不只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国资委也已出台今冬明春能源供应保障考核奖惩办法,把保供作为今年企业考核的主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密集动作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19日当晚,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短时间内便牢牢“锁定”跌停板。焦煤、焦炭等的主力合约也基本游走在跌停板附近。
山西一家大型电力企业负责人告诉新华社记者,对于眼下狂飙、高烧的市场煤价来说,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是一剂及时的“退烧药”。
记者了解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有关方面有力有序推进落实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例如,9月底以来,已核增一批生产煤矿,10月18日煤炭日产量已超过1160万吨,创今年新高。在已签订年度中长期合同的基础上,发电供热企业与煤炭企业又签订了1.5亿吨中长期合同,部分省份中长期合同煤炭缺口已落实煤源,正在抓紧签约。
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全基础司司长孙庆国13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已审核976处煤矿,本着特殊时期特事特办、适当放开、严守底线的原则,逐矿进行安全条件审核。其中有153处煤矿符合安全保供条件,大约增加产能2.2亿吨/年,预计四季度可增加煤炭产量5500万吨,平均日增产达到60万吨。
以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问题。我国正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近日广东、江苏、山东、湖北、山西等地新增市场交易价格已按价格政策实现近20%的上浮。
南方电网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政认为,近期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既是疏导煤、电价格矛盾关系和缓解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及时雨”,更是放开市场主体准入、放大价格浮动空间,进一步发挥有效市场作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向新阶段的“助推剂”。
对于进一步保供稳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在19日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进一步释放煤炭产能、稳定增加煤炭产量、进一步落实发电供热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推动煤电机组应发尽发等八项措施。
民生用电用气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此前表示,居民用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15%左右,民生用气占全部用气的比例不到50%,这些民生用电和用气全额保障没有问题。
“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仍然是由电网企业保障供应,还是执行目前价格水平不变。”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指出,着力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各重点煤炭港口要主动向监管部门提供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线索,对于明显超出合理水平的交易限制其运输、装卸,全力维护煤炭市场秩序。
相关地区在加快落实。以我国煤炭主产区之一的陕西榆林为例,记者了解到,19日榆林市召开四季度煤炭保供专题会议,要求相关企业签订保供稳价承诺书、已签订的长协价格不得变更等。与此同时,要求发改、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充分运用价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煤炭企业进行联合惩戒,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看,强力调控是必要的,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尤其是煤电领域市场化改革,在统筹协调上下更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