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引题)
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孙秀艳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全面分享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和经验。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钱勇。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记者: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提出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如何理解这一内容?
钱勇:白皮书指出,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面对全球气候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推进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中国为人类发展提供的新方案。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与国际社会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与各方一道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全面平衡有效持续实施,脚踏实地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水平,努力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应对气候变化是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应有之义
记者: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应对气候变化有哪些重要意义?
钱勇: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遵循。
应对气候变化是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落实自主贡献目标,以最大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记者:为什么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纳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
钱勇: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以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空间,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考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新举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记者:白皮书将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的内容之一,我们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钱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国已经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繁重而复杂,必须以新举措新作为大力推进。
记者: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提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将对改善环境质量等产生什么影响?
钱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污染物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增效;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我们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应对气候变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