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原标题:红旗渠精神:直面困境 甘于奉献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董君亚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红旗渠这条绵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嵌于山腰流淌不息,解决了河南林州人的饮水困难,滋润了万亩良田,染绿了太行大地,由此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红旗渠精神更是历久弥新。
双手创造
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林州,山多水少,缺水是千百年来最深、最痛的记忆。
20世纪60年代,为了彻底解决缺水问题,多方考察后,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县委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举世瞩目的“红旗渠”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不修好渠就别进家门!”父亲因修渠牺牲后,强忍悲痛的母亲决绝地将年仅13岁的张买江推向修渠一线,成为最年轻的修渠工。
林县人民苦水已久,有一个机会能改变这样缺水的困境,多是抱着壮士扼腕的决心。工程动工时,正逢我国困难时期,物资匮乏,连钢钎、镐头等简单工具都很缺乏。为此,林县县委明确提出:“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林县人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修渠人,吃的是粗粮饼子,住的是简陋窝棚,拿着最简陋的工具,日复一日奋力劳作。等到红旗渠修建成功,共有81名修渠人血洒太行,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才17岁。
1969年7月6日,总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面竣工通水,林县人用自己的双手彻底改变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命运。
希望之渠
“再难,能难过修渠?”听着红旗渠故事长大的林州人遇到困难时总爱这样激励自己。在当地百姓心中,红旗渠就是希望之渠,红旗渠精神,更是林州人的“传家宝”。
张益智是一名典型的“渠二代”,他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用10年开办起一家建筑公司。2012年,在当地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号召下,张益智接手家乡几乎废弃的万泉湖景区。没想到,投入5000多万元后,一场洪水让这一切化为乌有,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再难,能难得过修渠?”当这句话浮现在脑海中,张益智迎难而上,重新修建100天后,景区焕然一新。
现在,景区修了30多公里山路,绿化两万亩荒山,还建有高标准民宿,一片光秃秃的石头荒山真正变成了湖清林秀的风景区。流淌在心中的“红旗渠”,不仅给了林州儿女直面困境的勇气,也给了他们甘于奉献的责任感。
李斌顺接任林州市水产管理站多年。2016年暴发洪水,冒着生命危险,他和同事用渔网死死兜住试验池,保住了珍贵鱼苗。“淇河鲫鱼实现量产,就能受益千家万户。”5年来,李斌顺培训技术员和渔民群众700余人次,帮助渔民增收300余万元。
这些林州人的事迹,是红旗渠精神在当代的延续,一代又一代的红旗渠儿女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形成了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
跨越发展
行走林州市庙荒村,只见环境优美,房屋错落有致。红旗渠穿村而过,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曾几何时,庙荒村还是荒山村、贫困村,地薄、路差、房屋旧,缺人、缺钱、缺产业。是穿村而过的红旗渠,激励着60年后的庙荒村人在脱贫攻坚中发扬红旗渠精神,打赢了一场战贫斗困的硬仗。
全村800余口人齐心协力,成为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搞基础设施建设,村民郁林英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11点回家,眼瞅着面色憔悴,却不愿停歇片刻;村里搞扶贫工程,村民刘志明、李荣梅夫妇身体不好,却坚持到工地干力所能及的活;50多岁的村民郝新英家境困难,村里发展旅游后,她贷款办起了农家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短短几年,庙荒村再也不见“荒”,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甩掉贫困帽,成了致富“明星村”。林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林州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像这样的故事有很多,红旗渠精神贯穿在林州的发展中,生动实践了红旗渠精神。
从90年代“全面振兴、实现小康”,到“精神立市、工业强市、和谐兴市”,再到现在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手捧“传家宝”的林州人,干出了一个让人骄傲的林州。
在红旗渠的见证下,林州人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不断创造新生活。时至今日,红旗渠精神仍流淌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林州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