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远山的回响|从大山走向世界 佤族阿姐把国潮咖啡种“出圈”

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第二季

记录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芒冒村的咖啡红了。

在田野,在山地,在沉甸甸的枝头,在层层叠叠的绿叶下,在轻轻抚过的指缝间。一颗颗饱满鲜艳的咖啡鲜果,被风吹起,阳光下流动的红色,愈加映红了佤族阿姐的脸庞。

11月下旬,芒冒村迎来了今年咖啡果成熟季的头茬采摘。这比往年成熟得要早一些。清晨一大早,叶萍就和同村姐妹们下了地。身着独具特色的佤族服装,斜挎颜色鲜明的民族手工挎包,再背上一个小背篓,精选采摘一颗颗咖啡红果,说说笑笑,时不时还哼着佤族民歌。

白云悠悠,山路弯弯。悠悠的歌声飘荡在大山里,显得格外纯净。叶萍对着红遍山坡的果子拍了个小视频,发了个微信朋友圈,配文为:“心中的日月星辰”。

一闪一闪亮晶晶,挂在云边数不清。日月星辰雨雪风,归来仍是少年时。

为了一块留得住的土地和一个留得住的产业

云南省作为西南边陲独特的一片土地,被称为彩云之南,“浪漫、美好、绚丽多彩……”这样的字眼同它的名字一样在无数人的脑海中萦绕、徘徊。

但也许有人并不知道,在云南边境地区尤其一些山区农村,因地处边远,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人们思想过于保守守旧,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富岩镇芒冒村,就曾是这样一个村子。过去,在这块地处海拔1670米的山梁平地,农作物一直以种植价格低廉的甘蔗、玉米为主,收入来源单一。

今年40岁的叶萍是芒冒村村民,中专毕业的她是村里为数不多读过书的女子。“种甘蔗和玉米需大量强壮劳动力,费时费工,收入不高,甚至有的贫困家庭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叶萍幼时的记忆。每看到邻居这种生活状况,她就想着怎么改变。

“一个地方必须有一个带头人,才能带动经济发展。”这是叶萍从读书时代到2001年参加工作后反复的思考和领悟,也是一直的信念与坚持。

2006年,叶萍辞去了工作。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2007年,她和当时担任村主任的丈夫带领村民种植茶叶。稍有成效时,善于观察的她又了解到芒冒村还具备种咖啡的天然优势,同时也看到一些闲置土地长期荒废。

叶萍说:“这些土地可能被流转作别的不该有的用途,有的租地只有暂时利益,一租长达30年50年,土地可能慢慢就流失了。下一代是否还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呢?”“土地很珍贵。我们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土地一定要留下来。”她爷爷在世时常说的话,给了她很大启示,对土地的情结和保护意识在心里悄悄扎根。

种茶叶与种咖啡互不冲突,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留住土地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叶萍坚定了种植咖啡的决心。2010年,她成立了孟连天宇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

种咖啡是大胆尝试。为动员村民参与并保障村民利益,叶萍承诺:如果卖不出去,她就自费收走。最终投入种植的只有20多户、总面积不到100亩。

但种咖啡不像种茶叶那么简单,因种植技术经验欠缺,咖啡苗成活率一直不高。一年栽种三年结果。好不容易熬到2013年底,却又遭遇严重霜冻灾害,导致快投产的咖啡树大量死亡,不仅亏损严重,还严重打击了村民种植咖啡的信心。

但挫折和失败并没有击垮她,反而激励着她更下定决心把咖啡种好。2014年,她把合作社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加强专业学习培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

咖啡要种在向阳处,小苗弯根的地方要剪,管理时不能用除草剂,施肥以咖啡树冠滴水线为主,咖啡采摘后对枯枝修枝……蜿蜒曲折的山路,一高一低的丘陵,她每天要走上五公里。

叶萍说,做咖啡的人心中总有一种坚持,而作为一个大山里的农民,想带领村民尝试做一番新事业,更要坚毅不放弃。

目前,天宇咖啡合作社参与咖啡种植的村民已发展到221户800多人,种植面积扩大到2070亩,合作社咖啡豆年产量达120吨,几年的时间内,产量和收入翻了好几倍。

相夫教子的同时有了更多生活技能

来自天宇咖啡合作社的咖农,一大半是女性。

而曾经,在思想守旧的芒冒村,由于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她们连想买一件喜欢的衣服都难,加上受佤族传统观念影响,村里多数女性读书较少甚至没读过书,种甘蔗和玉米给她们带来沉重负担,但抛头露面做事业相对不被推崇,甚至可能引来闲言碎语。

“时代在进步,思想也要进步!”也曾受到指指点点的叶萍希望帮姐妹们突破束缚,解放思想、解放劳力,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她建了微信群,线下指导咖啡种植技术经验,线上分享成果及先进思想,并通过抖音及其他网络平台宣传售卖她们的民族风手工制品。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咖啡质量的提升,隐蔽沉寂的村子变得热闹活跃起来,迎来了纷至沓来的四方宾客,从销路单一到足不出户订单就源源不断,叶萍成为了云南女性的榜样与力量,跟随她的姐妹们也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转变了思想。

芒冒村28岁的叶锐和25岁的叶辉告诉记者,挣钱多了可以买喜欢的衣服了,这让她们这些女孩子感到很开心,相夫教子的同时有了更多生活技能,面对镜头不再羞涩,还喝到了自己亲手种植的咖啡豆做成的饮品。以前认为女孩读书没太大用,现在觉得有用;有梦想敢于尝试努力,女性也能撑起一片天……

叶萍表示,未来两年,她想带领姐妹们多出去走走,见证她们的咖啡市场,学习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改变她们的见识,共同做大做强云南咖啡。

做精品咖啡 打造中国质优咖啡品牌

傍晚时分,芒冒村的村民们纷纷拉来当天新采摘的咖啡果,找叶萍称重、结钱。旁边的发酵桶和晾晒架飘来丝丝香甜的味道,正在“蜕变”的咖啡果在夕阳的余晖下,依然彰显光彩。

“八达山、半山、下冒、石头山……”叶萍一笔一画给村民交来的咖啡果袋子上写明分类。她说,不同的山头种出的果子不一样,后期加工也不同,要做好咖啡,就要把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做精做细。

虽然孟连县大规模种植咖啡已有三十余年历史,但早期咖啡品种单一且不够优质,以生产商业豆为主,没有定价权,沦为一些国际大公司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咖啡产业也随着国际市场商业豆价格的波动,时常因市场销售不好导致“咖贱伤农”的情况。

为什么不发展精品咖啡?“精品咖啡豆根据品质定价,价格至少是商业豆的十几倍,村民想真正实现靠种咖啡增收致富,还是要走精品路线,打造出代表孟连乃至中国的精品咖啡!”叶萍说,她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要突破当地咖啡产业发展面临的这一难题。

叶萍开始留意精品咖啡信息,参加精品咖啡知识培训班,买不同国家的咖啡豆研究学习;严格按照精品咖啡的生产要求去管理咖农和咖啡树;始终坚持手工一颗颗采摘,绝不使用色选机;改良创新用发酵桶发酵弃传统的塑料袋;为减少污染和做出独特味道,保证每一颗果子都被均匀照射,她购置200多个晒架,每天至少三次用手去抚匀和感知咖啡果的晾晒厚度;改进生产设备,提升加工工艺,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也从过去单一的生豆售卖,到如今可以自主完成部分成品豆加工生产环节,逐渐向种植、加工、生产一体化的综合性咖啡产销平台发展;引进不同咖啡品种培育种植,优胜劣汰,2020年,叶萍还引进品质优、产量高、抗病强的新品种。

为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叶萍还进行生物多样性尝试,发明出牛油果与咖啡套种的种植模式。

继获得2018年第三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暨第六届普洱咖啡生豆大赛冠军后,在2020年第五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暨第八届普洱咖啡生豆大赛上,叶萍和她的咖啡豆以非水洗组84.2621的高分再一次获得冠军。

现在,芒冒村出产的精品咖啡不但受到全国的追捧,也成为代表精品咖啡的“孟连红”“中国红”,赢得国外市场。

从默默无闻到花开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咖啡爱好者了解到中国也同样拥有高品质的精品咖啡,咖啡逐渐成为“新国货”,也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豆子”。见证了咖啡品质提升的叶萍,对云南咖啡的美好未来和无穷潜力更有信心。

“一个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叫富”

刚种咖啡的前几年,叶萍从未喝过咖啡,也不懂咖啡文化内涵。她说,这是咖农的普遍情况。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门致富渠道。

直到2017年,叶萍喝了人生中第一杯咖啡才意识到,如果连咖农自己都不知道种出的咖啡什么味道,又怎能真正做好咖啡呢?叶萍开始注重让咖农们参与品尝分享和交流咖啡饮品。下一步,她还要不断发展完善加工设备和技术,让更多咖农随时喝到自己亲手种出的咖啡豆做成的饮品。

“黑咖啡黑咖啡,许多年才喝这一杯。”

咖啡与云南,叶萍与人生,酸甜苦涩与美好浪漫。叶萍说,第一次喝咖啡很苦很苦,回味好一会儿才感受到甜。咖啡就像人生,经历过苦才会尝到甜头,最后是享受它带给你的所有一切。

盛满草木春秋,越过山川湖海。

轻柔的晚风掠过,在芒冒村村民岩三砍开设的特色餐馆,叶萍和远道而来参观并订货的客人谈商论道。她说,现在,芒冒村已成为许多咖啡爱好者关注之地,吸引国内外咖啡行业人士考察学习,这个餐馆也应运而生。叶萍憧憬着,未来的芒冒村也能成为旅游村,游客一边采摘咖啡豆一边体验民俗,带动当地旅游经济。

“一个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叫富。”叶萍说,她想成为的新农人是改变现有的、局限的、落后的东西,或者自己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先进可行性理念,起一个带头作用,带着大家一起去发展创造价值。

晚饭后,天边的月亮缓缓升起,月光与灯光交汇相融,蟋蟀叫声此起彼伏。在这个云边小村里,在咖啡果晒架旁边的文化广场,音乐响了起来。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粒果。日月交替是征程,触手可及是荣耀。

伴着星光下的佤族舞蹈,叶萍和姐妹们的欢笑声回荡在夜色中。

总监制:张军 于锋

监制:王薇 赵净 宓迪

记者:汪宁

策划:关宇玲 孙瑞婷

视频:张岩 汪宁

设计:张慧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