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大漠戈壁接“神舟”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回想6个月前,也是在这大漠戈壁,“神十三”划破夜空,呼啸着奔向星辰大海。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与航天发射报道不同,回收报道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作为此次报道团队的一员,我曾参与过“神舟十一号”发射回收、“嫦娥五号”回收、“神舟十二号”发射回收和此次“神舟十三号”发射报道。根据以往6次航天报道的经验,我拍摄到了返回舱着陆、航天员出舱等珍贵画面。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回想此次报道过程,我激动万分。在空旷的戈壁上,返回舱开伞的声音响彻天际。我抬头看去,红白相间的伞花在空中绽放,随着南风缓缓向北飘荡。返回舱以每秒3米左右的速度向下坠落,在距离地面1米时,反推火箭点火,激起了大量的烟尘,远处的几峰骆驼见状四散奔跑。得益于尼康Z9相机120张每秒的超高连拍速度,我拍摄下了这一珍贵瞬间,并用照片制作了升格视频。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拍摄到着陆瞬间的画面后,我又近距离拍摄了三名航天员依次出舱的画面。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每个人在出舱时都洋溢着回到祖国怀抱的幸福笑容。我的眼睛舍不得离开取景器,手指不停地按下快门。对于一名摄影记者来说,能够记录这样的历史画面,也许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拍到并拍好更多这样的珍贵画面。
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安全顺利出舱。
4月16日,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
4月16日,航天员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
4月16日清晨,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马上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的越野车疾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的茫茫戈壁上。当时的我心情就和一路颠簸的越野车一个样——起起伏伏,既有将要见证历史时刻的喜悦,也有生怕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担忧。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当看到天空中降落伞拖拽着返回舱在不远处缓缓下落时,我紧张的心情才终于舒缓下来。这是我第四次“追星”了,尽管报道过程充满了艰辛、曲折,但只要返回舱平稳着陆,报道能够顺利完成,我心里总有莫大的欢喜。
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安全顺利出舱。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这种欢喜就像是一场人生的洗礼,不仅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感,也让我对国家飞速发展的航天事业备感骄傲与自豪,更让我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充满了赞叹。
4月16日,航天员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
4月16日,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
人生海海,能在时代大潮中保持定力、始终向着自己心中的那道光奔跑,做起来并不容易。向众多默默无闻的航天人致敬,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连振、彭源
编辑:李梦馨、尹栋逊、蔡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