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一箭41星

创一箭多星新纪录


(资料图片)

拼单团购、拼车出行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拼火箭上天也日益成为卫星发射的常态。今天(6月15日)一问到底,我们就来关注一箭多星的发射。

今天,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用“一箭41星”的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等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刷新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

13时3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准时点火起飞,顺利托举41颗卫星飞向太空,刷新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

经过约15分钟的飞行,41颗卫星陆续与火箭分离,进入距离地球500公里左右的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41颗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服务及相关技术验证。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李建强卫星分离正常。太阳帆板按预期展开。火箭入轨的精度很高,达到了百米级水平。此次发射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纪录,标志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卫星如何“拼”火箭上天?

那么,什么是“一箭多星”,一箭发射的“星”越多越好吗?用一枚火箭发射41颗卫星,这些卫星的“座位”怎样安排?这么多卫星“到站下车”的时候会不会“打架”呢?这次发射的41颗卫星都是做什么的?能够刷新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的长征二号丁火箭又有什么独特的本领?接下来我们一问到底。

1. “一箭多星”有何优势?技术难点在哪里?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一箭多星”。“一箭多星”顾名思义,是指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将多颗卫星送到预定的轨道。那么,一箭多星相比一箭一星有何优势?它的技术难点在哪里呢?

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民用卫星领域,小型卫星批量发射、在太空组成星座的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一箭多星发射是小型卫星星座组网建设的首选方案。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李建强从经济性和整个的时效性上,一箭多星是最有效的。多颗星座卫星要求尽快部署。实施一箭多星的话,相当于是解决了以往多枚火箭不同时间实现多次部署的需求。

李建强介绍,一箭多星发射对火箭、卫星、测控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上也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项技术。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李建强多方面的都要来配合,来实现一箭多星。假如说是有几十颗卫星上去,同时要观察天上在轨的很多颗卫星,对我们的测控的要求就比较高;同时挂多颗卫星,要保证它能安全到点到站,但是还不能发生相互拥挤、相互碰撞。

2. 搭乘一枚火箭 数十颗卫星如何“排排坐”?

41颗卫星要乘坐一枚火箭上天,这些卫星的“座位”怎样安排?火箭是怎么将这41颗卫星装下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卫星在发射前,需要在“座位”上“坐好”,也就是要安装在卫星支架上,然后再放到火箭头部的整流罩里。为了能够放得下这41颗卫星,火箭研制团队专门定制了卫星支架。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李建强为了放下这41颗星,我们是设计了一个4米高的一个圆筒段,41颗星是采用壁挂的方式,总共是分成6层7列来分布,实现错位安装。

能装得下卫星只是第一步,卫星的“座位”舒不舒服、发射过程中卫星和支架会不会出现问题,这都是火箭研制团队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李建强我的支架的设计,最起码它有一定的强度要求,要保证你自身不能散架。相当于要给卫星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座位”,就是一个相当软的沙发座位。如果“顾客”本身的身体素质不好,它可能坐我们有的“车子”车况太差的话,就容易颠坏。

除了给41颗卫星找到了位置,这一次发射,火箭还采用了更大直径的整流罩,确保所有的卫星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地。

3. “到站下车” 卫星如何与火箭分离?

安排好了座位,太空乘客们就可以出发了。经过约十五分钟的飞行,乘客陆续“到站下车”,这么多的卫星怎样和火箭分离?分离的时候会不会“打架”呢?

星箭分离是火箭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动作之一,风险也比较大。卫星数量越多,分离出去后在轨道飞行碰撞的风险就越大。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李建强这41名“乘客”到了站“下车”以后,41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不能太远,这是有要求的,因为它入轨的话有轨道参数约束。第二个的话就是我41颗星,你不能让我碰撞。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如何确保“乘客”安全顺利地“下车”,还能保证满足条件的距离,研制团队巧妙设计了“落客方案”,还配套了一组反推火箭,让卫星依次有序进行分离。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李建强我们是采用了7层星依次分离。相当于是分一层星,我火箭后退一步,再分一层星,火箭再后退一步,直到最后就把这7层卫星全部分完。

4. 41颗卫星都干啥?发射测试有何挑战?

据了解,由于遥感、导航等卫星星座组网的需要,这些星座往往包含几百颗甚至上千颗卫星,未来一箭多星发射将成为常态。那么,这次发射的41颗卫星都是做什么的?在发射测试上遇到了哪些挑战?

此次发射的41颗卫星是“吉林一号”遥感卫星星座的组成部分,运行在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主要用于对地观测,它们就像是飞在太空中的照相机,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一箭41星任务副总指挥 李小明这是我们整个规划的一期星座的一个组成部分。入轨之后要和我们在轨现在这些星座组成一个完整的、性能更强的卫星星座,能够实现全球任意地区、任意地点重访35次以上,达到这样很好的一个应用规模。

据介绍,这41颗卫星运送到发射场后,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无线测试、太阳能帆板测试、光照实验等工作,并安装到火箭上,这么大批量的卫星测试工作也对研制团队和发射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一箭41星任务副总指挥 李小明这一发星因为是批量生产,我们采用了新的卫星的测试模式,每6颗星为一组,然后批次性往下做。我们也是和发射场这边做了很多研讨性的工作,我们把发射场的测试分配、测试工作流程都进行了一个深入讨论,减少发射场的测试时间和测试工作。

5. “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丁火箭有何独特本领?

这次创下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新纪录的火箭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这已经是它的第76次发射了,成功率100%,作为长征火箭家族的老将,它有什么独特的本领呢?

长征二号丁是一款起飞推力达300吨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可以将1.3吨重的航天器送入7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还可以发射1000公里以上轨道高度的航天器。长征二号丁火箭1992年首飞,三十多年来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和成绩,被国家授予“优质火箭”和“金牌火箭”称号。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李建强长征二号丁在咱们国内三个内陆发射场就是酒泉、太原和西昌均可以实施发射任务。在发射场的话最短的工作时间是13天,具备快速响应的一型火箭。

作为一型金牌老将,长征二号丁火箭曾创造60天内5战5捷、40天内在不同发射场完成4次发射、一年完成15次发射等记录。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积累和创新,长征二号丁火箭现在已经可支持单星、多星并联、串联、搭载等多种形式的发射需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