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群众新闻网记者 陈博文 田睿


(相关资料图)

3月14日,在西安市莲湖区社区“职”通车青年路街道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和招聘人员交流。 记者 陈博文 摄

3月14日9时30分,西安市莲湖区北大街宏府大厦门口。十几张桌子一字排开,红色横幅挂起,一场招聘会开始了。

这场招聘会很小,来招人的只有17家企业,没有几十家、上百家单位的规模;现场也有些“简陋”,就设在人来人往的北大街上,并非开在人才市场、市民广场。

这是莲湖区人社局开展的社区“职”通车活动。这一次,社区“职”通车开进了青年路街道。

“群众在哪里,我们就把招聘会办到哪里。今年以来,社区‘职’通车活动已开办9场,走遍莲湖区内所有街道。居民小区、商业综合体门口、广场、公园……社区‘职’通车就像一列小火车,载着优质岗位,开到群众家门口。”莲湖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白博说。

不仅开到家门口,社区“职”通车也送来家门口的岗位。

此次前来招聘的企业都在青年路街道,多数是酒店,此外还有母婴护理中心、托管机构、药店等。据了解,青年路街道酒店企业较多,根据前期的岗位、求职意向征集,人社部门和街道办对报名的50多家企业进行了筛选,力求企业和求职者“双向奔赴”。

34岁的李洋是奔着中餐切配的岗位而来的。他在上海干了7年多餐饮工作,去年回到西安之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送外卖赚生活费。从社区微信群看到这场招聘会的消息,他赶忙报了名,之后很快接到莲湖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打来的电话——为了让求职者带着目标去现场,人社部门会根据街道办、社区征集的求职意向,为求职者初步匹配岗位。

“给我匹配了两家企业,今天聊过之后,我比较倾向于西安北大莲湖医院,希望能顺利通过试菜考核。”李洋说,“过去想参加招聘会,却不知道哪儿有。现在招聘会开到了咱家门口,骑车过来3分钟,特别方便。”

高校毕业生刘依璇正在向一家托管机构了解课后辅导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考研没‘上岸’,得抓紧找工作了。本来觉得是我们求着别人,没想到报名参会之后,工作人员专门打电话给我推荐这个岗位。今天回去要好好准备面试。”刘依璇告诉记者。

古都文化大酒店已是第二次参与社区“职”通车活动。上一次他们招到了两名保安,这次计划招餐厅服务员、厨师、出纳等。“今天有3位求职者很不错,我们会约时间进行二次面试。小型招聘会看起来选择少,但匹配度更高。”古都文化大酒店质检部副经理兼培训主管张浩说。

在白博的印象中,过去,他们办的招聘会小到50家企业,大到200余家企业参与,根据经验判断,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率最高在10%左右。社区“职”通车的现场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率则在50%左右。

“对于前期报名参会的求职者,我们还会一一电话回访,对没有入职的继续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服务。从前期宣传、岗位匹配,到现场洽谈,再到跟踪回访,经过这样的‘四部曲’,社区‘职’通车帮助越来越多的群众找到了称心的工作。”白博说。(记者 孟珂)

短评 | 大有大的好 小有小的妙

见惯了上百家、几百家企业的大型招聘会,西安市莲湖区探索开展的社区“职”通车家门口小型招聘会让人眼前一亮。看起来,小意味着企业少、选择面窄,但其实“大有玄机”。

一边是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存在人员缺口,如何促进人岗匹配,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就招聘会而言,大型招聘会可以通过分行业、分企业类型、分就业群体等专场招聘,集中带来多元选择;小型招聘会则可以通过常态化开展和充分沟通,实现个性化服务。

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妙。社区“职”通车家门口小型招聘会妙在精准——人群精准,聚焦有家门口就业需求的求职者;岗位精准,根据前期征集的求职意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区域内的优质企业和岗位;服务精准,宣传、匹配、洽谈、回访“四部曲”,把就业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不仅搭建对接平台,更强调实现就业,将求职者纳入就业服务库,变一天的招聘会为“365天”的关怀。这样的精准,从数据对比中可见一斑。过去,莲湖区举办的传统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率最高在10%左右,社区“职”通车的现场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率则在50%左右。

小小的招聘会里,有就业的大文章、民生的大文章,也有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每一个求职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的高质量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而一个个家庭的小幸福,将联结起当代中国的大发展,也终将汇聚成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