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采摘(资料图片)

初夏时节,走进昌元街道虹桥社区,绿树成荫、碧水环绕,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点缀其中,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呈现眼前。


(资料图片)

在虹桥社区蔡家坝的草莓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进行除草工作,受雇村民何兴奎说,“草莓采摘季刚过,我们现在要把杂草清除,把土养好,才能确保下半年草莓栽种质量。”

“草莓基地的采摘期从去年底持续到今年5月,共产出草莓2万余斤,产值达45万余元,社区集体经济的账本上又多了一笔收入。”昌元街道虹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陶功甫看着眼前的草莓基地高兴地表示,“这个路子选对了。”

但在3年前,虹桥社区的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村民收入来源单一,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产业活力不强。为此,2020年,社区引进业主,共投资60万元,着力发展草莓“采摘经济”,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为何选草莓?陶功甫道出其中的缘由——“草莓不仅属于‘短平快’项目,且适宜发展采摘业。加之,虹桥社区离城区近,有利于促进社区农旅融合发展。”陶功甫说,他们还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利益分配模式,即合作社以基础设施建设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公司以资金和技术入股,以促进“草莓经济”做大做强。

在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同时,一列列草莓大棚也托起了群众的致富增收梦,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我们在基地务工,平均每天收入80元,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加上入股的土地租金,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可观。”何兴奎告诉记者,在虹桥社区,像他一样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的群众还有不少。

在草莓种植取得成效,集体经济有了“家底”后,虹桥社区又乘势而上——2022年9月,社区两委成员决定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智慧科普大棚和中小学生农耕体验研学基地。

经过将近一年的打造,现在智慧科普大棚已有1000余平方米,种植了四季豆、南瓜、辣椒等航天种子蔬菜,可供市民观赏和研学体验。

同时,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基础上,社区两委成员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村民意愿,并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通过引入专业团队来运营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引入专业团队后,我们通过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8万余元。同时,项目还可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一举两得。”陶功甫介绍,目前,乡村创客中心、航天科技展示区、农耕休闲区等都已基本打造完成。

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村民们自然也乐开了花:村民周定菊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卖部,不再只盼着地里的作物;钟志英、张志琼等人在智慧科普大棚务工,每人每月增收1600余元;王元志返乡创业,和家人开起了农家乐,每月收入1至2万元不等……

“只要社区有好的产业支撑,就能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陶功甫说,下一步,虹桥社区还将着力打造一个集城乡融合示范、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中小学生农耕研学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撬动虹桥社区观光农业产业带的规模发展,以“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农旅互动”的发展之路,带着群众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阔步向前。

(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国颖)

推荐内容